地质与钻孔应用软件
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煤矿开采中的潜在风险,今天,我就来和大家讲讲煤矿采空区那些不容小觑的危害。
1
在煤炭开采过程中,矿工们把地下的煤炭采出后,原本煤炭占据的空间就形成了采空区。简单来说,就像是从一块蛋糕里挖走了一部分,留下了空洞。随着开采工作不断推进,采空区面积也会逐渐扩大。我国煤炭资源丰富,开采历史悠久,许多矿区都存在大量采空区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仅山西省因煤炭开采就形成了大面积采空区,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造成了深远影响。
2
2.1
导致地面塌陷与变形
采空区上方的地层由于失去了煤炭的支撑,在重力作用下会逐渐下沉、变形。这就好比房屋失去了部分承重墙,结构变得不稳定。地面塌陷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,比如破坏地表建筑物、道路、桥梁等基础设施。山西省孝义市兑镇镇郝家寨村,因煤矿开采导致山体滑坡,原本依山而建的窑洞四合院被整体推平。从 1977 年到 2006 年,村子因地面塌陷、房屋受损,总共搬迁了 3 次,即便搬迁后的新村,房屋也裂缝严重 。此外,塌陷还会改变地形地貌,影响农业生产,使耕地无法正常耕种,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。
2.2
引发水害威胁
采空区可能会破坏地下含水层的结构,改变地下水的径流和存储条件。一方面,采空区可能与地表水或其他含水层导通,引发透水事故,严重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。另一方面,采空区积水也可能成为新的水害隐患,当采掘活动接近积水区时,就如同在 “雷区” 行走,一旦打通通道,积水瞬间涌出,可能造成巷道被淹、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。在《煤矿防治水细则》中,就对采空区水害防治提出了严格要求,强调要查明采空区积水情况,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害发生 。
2.3
存在瓦斯积聚与爆炸风险
煤炭在形成过程中会产生瓦斯,采空区是瓦斯容易积聚的地方。由于采空区空间大、通风条件差,瓦斯很难及时排出。当瓦斯浓度达到一定范围,遇到火源就可能发生爆炸。这不仅会对井下作业人员造成生命威胁,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,导致整个矿井陷入危险。根据《煤矿安全规程》,煤矿企业必须对瓦斯进行严格监测和管理,防止瓦斯积聚 。在采空区管理中,瓦斯防治是重中之重,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重大事故。
2.4
诱发煤自燃现象
采空区遗煤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自燃。遗煤与空气接触,会发生氧化反应,释放热量。当热量积聚到一定程度,且氧气供应充足时,就会引发自燃。煤自燃不仅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,还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,如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硫等,污染井下空气,危害作业人员健康。同时,煤自燃还可能引发火灾,进一步扩大事故范围。山西小峪煤业就因采空区地表塌陷,致使工作面通风系统紊乱,面临自然发火及有害气体涌出风险 。
3
3.1
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方面
根据《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》,煤矿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。在采空区管理中,要对采空区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估。比如,通过对采空区稳定性分析,评估地面塌陷风险;对采空区瓦斯浓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,评估瓦斯爆炸风险。根据风险评估结果,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。例如,对于地面塌陷风险较高的采空区,采取回填、加固等措施;对于瓦斯积聚风险,加强通风管理,安装瓦斯监测设备,实时监测瓦斯浓度 。
3.2
煤矿防治水细则方面
按照《煤矿防治水细则》,煤矿企业要落实防治水主体责任。对于采空区水害,要进行详细调查,查明采空区积水范围、积水量等情况。采用物探、钻探等方法,对采空区进行探测,准确掌握水害隐患。划分 “三区”(可采区、缓采区、禁采区),实行水患区域 “三线”(警戒线、探水线、积水线)管理。在接近采空区进行采掘作业前,必须进行探放水工作,确保安全 。
3.3
煤矿安全规程方面
依据《煤矿安全规程》,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,需在 45 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,隔绝空气进入采空区,减少煤自燃和瓦斯积聚风险。对于可能与采空区导通的巷道,要设置防水闸门或采取其他防水隔离措施,防止水害发生。在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,要采用分区式通风或者对角式通风,集中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布置在岩层内或者不易自燃的煤层内,从通风系统上降低采空区煤自燃风险 。
3.4
安全监控方面
煤矿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,对采空区进行实时监控。利用传感器对采空区瓦斯浓度、一氧化碳浓度、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测,一旦数据超过预警值,立即发出警报,采取相应措施。例如,当瓦斯浓度接近爆炸下限或一氧化碳浓度升高,可能预示着采空区存在瓦斯积聚或煤自燃风险,此时要及时加强通风,排查隐患 。
4
煤矿采空区危害不容小觑,关乎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,关乎矿区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,也关乎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只有严格依据相关规范标准,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,才能降低采空区危害,确保煤矿安全生产。希望大家通过这篇文章,对煤矿采空区危害有更清晰的认识,共同关注煤矿安全生产 。
上一条:煤矿地质构造异常区科普
下一条:煤矿冲击地压科普